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快捷导航
菜单
菲柬迪快报 主页 菲律宾快报 查看内容

中国文字的发展及对亚洲国家的影响

2021-11-15 05:00 发布者: 给梦妹一球 原作者: 给梦妹一球 来自: https://www.zaobao.com/lifestyle/history-heritage/story20211115-1213544 查看 225
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基础,也是这个国家文化的主根。一个国家若想真正拥有丰富的文字,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还要不断融入世界,接受世界各国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语言。中国文明史有3700多年,中国文字史有3400年,中国文字发展的主要轨迹——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出现在殷商时代,以象形、象意文字为主,之后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金文,金文就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之后有了大篆,大篆最具代表性的文字是石鼓文,石鼓文大约在公元前770年所刻,大篆

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基础,也是这个国家文化的主根。一个国家若想真正拥有丰富的文字,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还要不断融入世界,接受世界各国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语言。

中国文明史有3700多年,中国文字史有3400年,中国文字发展的主要轨迹——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出现在殷商时代,以象形、象意文字为主,之后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金文,金文就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之后有了大篆,大篆最具代表性的文字是石鼓文,石鼓文大约在公元前770年所刻,大篆成熟于西周,盛行于东周(春秋战国),从甲骨文到大篆,这期间大约经历1000多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丞相李斯改革大篆,把统一后的文字定名为小篆,为什么要改?因为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在部分文字上都有自己不同的写法,史料记载大篆在那个时期有多达50多种,秦国人写的字,齐国人、赵国人不一定都能看懂。秦始皇统一了国家,统一文字是必须要落实的事情,要不然政令无法畅通。小篆的功绩是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使中国人在文字上第一次形成共识,不过有了小篆,大篆并没有被完全废除,依然在被人们使用,只是不再在官文中出现。小篆的缺点是笔画一样粗细,尤其是“圆线转弯”的笔画非常难写,需要有稳健的运笔能力,写好小篆需要长时间的专门练习,这样的文字不容易在民间推广。

隶书是中国文字的分水岭

秦朝到了中期,据说秦朝小吏程邈在狱中发明了隶书,他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简化大小篆,把大小篆难写的圆转笔划,改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创造了隶书。隶书最初在民间运用,没想到经过简化,易学易写的隶书很受欢迎,学的人越来越多,运用的地方也越来越广,于是,隶书在人们的使用中创造了更多共识的隶书字。

汉朝取代了秦朝,汉高祖刘邦及其将领大多是平民出身,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只认识隶书,于是汉朝便用隶书取代小篆,作为社会交流中的通用文字。小篆作为主流文字使用了多长时间?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一个秦朝,几十年的时间,隶书作为主流文字使用了多长时间?大约从汉初一直到魏晋有400多年。隶书是中国文字的分水岭,隶书对中国文字的最大贡献,是把中国文字从“繁琐复杂”中解放出来,以简为主,偏重实用,在字形上一改篆字的纵向取势,以稳定稳健的横向取势为主,字形灵活,简约且富有动态美,在书写时加入了更多的分笔,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

汉末魏晋时期又有了楷书,发明者是“楷书鼻祖”钟繇,楷书的特点就是把隶书中有“波折”的笔画,改为“平直”,把隶书中的偏平字改为方正,目的是为了抒写方便和追求字形的方正美,楷书始于汉末魏晋,盛于隋唐,楷书的流行也和当时的审美取向有关,主张方正、对称、平衡、端庄、大气,当楷书进入全盛时期时,楷书又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字,替代了隶书,中国文字到楷书时代时,基本上就完成了大的改革。

与楷书同时代产生的还有行书和草书,行书和草书严格讲属于“草体字”。中国文字历来有“正体”和“草体”之说,所谓“正体”是指规范的汉字,就是写得规规矩矩,不搞“自我发明”,像官文、档案、石刻、碑铭、雕版、印刷都是“正体”;而“草体”则是运用于非正式的场合,例如笔记、通信、记账,“草体”出现的目的是提高写作速度。行书和草书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被列入主流文字,谁见过用行书、草书写圣旨?谁见过状元考试用行草答卷子?谁敢在高考时用狂草做考题?谁见过报纸上的新闻是用草书印刷?

中国文字由繁到简

从唐宋之后一直到现代,中国文字就没有进行过大的改革,但一些小小的变革还是有的,明朝和清朝都有人提出过将汉字简化,但真正落实起来阻力很大。到了民国时期,钱玄同在1922年的北洋政府国语统一筹备会上,提出过《减省汉字笔画方案》,该方案仅仅讨论了一阵子。1935年上海文化界又发起了大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但很快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执行时间很短。中国文字由繁到简的发展,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2年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6年对500多个汉字进行了简化,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国内的汉字开始和港澳台有了一些区别。文字简化的好处,是省笔画,便于认,便于记,写字快,不利因素是我们只认识简体字,不认识繁体字,在阅读古代文章上会有一定的困难。

汉字在亚洲国家的使用

中国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亚洲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早期都使用过中国文字。朝鲜文字创造于1444年,在此之前一直使用汉字。公元三世纪汉字就传入了日本,日本把汉字当成记音字母来记录日本语言,后来又简化了记音字母的汉字,创造出“假名”。中国文字传入越南也是在汉朝,越南朝廷的谕旨、公文、科举考试、文学作品,以至于记账、货单都用汉字。朝鲜在有了自己的文字之后,仍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朝鲜文和汉字并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完全废除汉字,不允许夹用汉字,但是,这种废除也产生了副作用,就是朝鲜人或韩国人不学汉字时,没法完全看懂他们老祖宗留下的文献资料。

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有较多的华人,在这些地区汉字也被广泛使用,有的地区用繁体字,有的地区用简体字。新加坡早期用繁体字,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运用简体字,并逐步以简体字为主,新加坡是中国大陆以外,唯一以国家名义倡导使用简体字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李光耀政府,可能和中国大陆有着同样的认识,认为繁体字字形结构十分复杂,难写难记,推广起来十分困难。

由繁体字到简体字,这只是一个国家的文字向前发展的步骤,文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书写方便。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基础,也是这个国家文化的主根。中国文字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不断繁生,不断发展,它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更多的文字,一个国家若想真正拥有丰富的文字,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还要不断融入世界,接受世界各国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语言。

(作者是中国作家)

(本文小标为编者所加)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邀请

一周热门

头条攻略!

日排行榜

开云体育 九游娱乐 星空体育 开云体育 九游体育 星空体育 开云体育 开运体育 德州扑克平台 开云百家乐 老虎机游戏 ag百家乐 虚拟足球 虚拟体育 沙巴体育 真人ag 真人赌场 足球投注 美女百家乐 欧洲杯投注